3月13日,记者从合肥供电公司获悉,世界电压等级最高交流线千伏淮芜线合肥段率先实现无人机自主巡检,可精细化识别肉眼无法发现的隐患,还能实时监测防范输电通道内违章植树、施工等各类风险,保障长三角电力大动脉。
3月13日,长丰县庄墓镇小刘户村,一台无人机自国网合肥淮芜3号机场内飞出,按照设定航线千伏淮芜线进行巡检。
自本月起,这条世界电压等级最高的交流输电线路合肥段率先具备无人机自主巡检能力。
在无人机自主巡检同时,距离现场约80公里外的合肥供电公司输电全景智慧管控中心大屏幕上,清晰显示着无人机视角下的淮芜线输电通道全景,百米高空中线路细节“一目了然”,如同身临其境。30分钟左右,无人机完成一轮“精细化”巡检工作,自动返回机场原位,全过程无需人工介入。
1000千伏淮芜线是世界电压等级最高交流线路——淮南至上海特高压交流输变电工程(淮上线)组成部分。淮上线千米,途经安徽、江苏、上海3省(直辖市),每天将安徽电力源源不断输送至长三角中心区域。线万千瓦,相当于当前合肥市实时用电量近七成。
为了进一步提升超特高压线路运行可靠性,保障今夏华东地区能源供应平稳,合肥提前制定运维保障工作计划。展开无人机自主智能巡检是其中重要一项技术创新,通过在重要输电通道内搭建无kaiyun体育全站 Kaiyun登录网页人机机场、升级智慧管控平台等一系列举措做法,实现超特高压线路的无人机自动化、智能化巡检。
2024年底,合肥供电公司联合技术单位共同完成淮芜线合肥段实地勘察,在长丰县、肥西县、庐江县等地建设完成6台无人机机场。经过两个月现场调试、航线建模及优化等工作,淮芜线合肥段于本月初起率先具备无人机自主巡检能力。
目前,沿途的每个无人机机场都配备了一台无人机。通过提前设置程序,6台无人机每天定时对半径5公里范围内的线度“精细化”自主巡检,全过程无需任何人工介入。
“每个铁塔区段设置约80个巡视点位,无人机具有灵活快捷、视角广泛等特点,可以近距离、多视角观察线路和铁塔情况,能够有效锁定人工巡视中较难发现的‘盲点’隐患。”技术人员丁鹏kaiyun体育全站 Kaiyun登录网页堃说,搭载的红外镜头就像敏锐的眼睛,还可以精准发现线夹发热等肉眼无法识别的缺陷。
自主巡检过程中,无人机及时结合图形分析算法进行精细化识别,一旦发现隐患将快速预警,通知线路运维人员及时进行处理。目前,过去每个月执行一次的淮芜线合肥段精细化巡视周期缩短至每周一次,线路通道全覆盖巡检所需时间由1周缩短至1小时内。
“和传统人工巡视模式相比,无人机自主巡检大幅提升了工作效率和精准度,可应用于山地、峡谷等人员难以前往的区域,发生台风、地震等自然灾害时可最快时间评估线路受损情况,也能实时监测输电通道内违章植树、施工等隐患,预防外力破坏带来不利影响。”合肥供电公司输电运检中心主任许义表示。
截至今年2月底,合肥超特高压线吉泉线千伏淮芜线分别为世界电压等级最高的直流、交流输电线路,是长三角地区重要的能源“动脉”。近年来,合肥供电公司探索应用无人机等新技术、新装备,全方位构筑立体防护体系,护航长三角地区电力供应平稳。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皖B2-20080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