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用户提问:5G牌照发放,产业加快布局,通信设备企业的投资机会在哪里?
四川用户提问:行业集中度不断提高,云计算企业如何准确把握行业投资机会?
河南用户提问:节能环保资金缺乏,企业承受能力有限,电力企业如何突破瓶颈?
中国核医学设备市场正在快速增长,但相较于欧美等发达国家,潜在需求尚未得到充分的释放与挖掘。
核医学设备是采用放射性同位素来进行疾病的诊断、治疗及研究的医学手段所依赖的关键工具。这类设备将开放型放射性同位素以放射性药物的形式引入人体,使得参与机体物质代谢的放射性药物产生的γ射线能够穿kaiyun体育全站 Kaiyun登录网页透机体,并在体外进行测量和成像。
核医学设备涉及核物理、化学、药学、电子学、计算机学等多学科,其产品从放射免疫分析仪、功能仪、扫描仪、γ照相机,到单光子发射CT(SPECT)、正电子发射CT(PET)等,种类繁多,功能各异。
核医学设备在医学界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性。它们能够在对人体不产生创伤的前提下,获得组织或器官分子水平的信息,实现功能性成像。这对于心脑血管病、癌症、神经退行性疾病等重大疾病的早期筛查、诊断及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核医学设备行业是采用放射性同位素来进行疾病的诊断、治疗及研究的医学手段所依赖的关键工具,随着人口老龄化和慢性疾病的不断增加,对核医学诊断和治疗的需求将持续增长,核医学设备的应用范围也将不断扩大。根据中研普华研究院撰写的《2024-2029年中国核医学设备行业投资价值分析及发展趋势预测报告》显示:
全球市场:根据贝哲斯咨询的调研数据,2024年全球核医疗设备市场规模达23.5亿美元,预计到2032年将增至34.9亿美元。
中国市场:中国核医学设备市场正在快速增长,但相较于欧美等发达国家,潜在需求尚未得到充分的释放与挖掘。
核医学设备市场细分为SPECT、混合PET、平面闪烁扫描等。其中,SPECT细分市场占据主导地位,能提供更多的图像细节和灵敏度,生成三维图像并进行正确的全身扫描,且价格低廉、应用广泛。而PET成像效果更清晰,对人体辐射伤害更小,比SPECT更先进,近几年市场增速也更快。
中国医院中存续的核医学设备主要被GE、西门子、飞利浦等企业垄断,外企企业的保有率占比超过90%。
国内已有部分企业如联影医疗等,在PET-CT等高端核医学设备领域取得了突破,并逐渐占据市场份额。
人口老龄化和慢性疾病增加:随着人口老龄化和慢性疾病的不断增加,对核医学诊断和治疗的需求将kaiyun体育全站 Kaiyun登录网页持续增长。
政策支持:中国发布的《医用同位素中长期发展规划(2021—2035年)》等纲领性文件,明确了核医学发展的路径和目标,为核医学设备行业的发展提供了政策保障。
技术创新: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核医学设备的应用场景将更加广泛,要求设备具备更高的灵敏度、分辨率和智能化水平。这将推动核医学设备行业的不断创新和升级。
国内外差距:相较于欧美等发达国家,中国在核医疗领域的接受比例和普及程度较低,但这也意味着中国核医学设备市场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
产业链发展:中国核医药行业产业链长,且各个环节都具备高度专业性和技术壁垒。上游医用放射性同位素主要依赖进口,但国内自主供应正在逐步发展。中游核药生产进入高产期,发展势头迅猛。下游国内渗透率低,可拓展空间大。
自主供应走向正轨:根据《医用同位素中长期发展规划(2021-2035年)》,中国将加快基于加速器与发生器的制备手段的开发,实现常用医用同位素的稳定自主供应,以降低放射性同位素的进口依赖度。
创新药研发创制加速发展:随着靶向放射配体疗法与诊疗一体化的发展,创新核药治疗肿瘤疗效凸显。新药研发将加快进程,为核医学设备行业提供更多的应用场景和市场机会。
设备智能化和升级: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和临床需求的日益增长,核医学设备将向更高的灵敏度、分辨率和智能化水平发展。这将推动设备的不断升级和更新换代,为行业带来新的增长点。
综上,核医学设备行业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和巨大的市场潜力。在政策支持、技术创新和市场需求等因素的推动下,行业将迎来快速发展期。
想了解更多中国核医学设备行业详情分析,可以点击查看中研普华研究报告《2024-2029年中国核医学设备行业投资价值分析及发展趋势预测报告》,报告对我国核医学设备行业的供需状况、发展现状、子行业发展变化等进行了分析,重点分析了国内外核医学设备行业的发展现状、如何面对行业的发展挑战、行业的发展建议、行业竞争力,以及行业的投资分析和趋势预测等等。
本文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中研网只提供资料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如对有关信息或问题有深入需求的客户,欢迎联系咨询专项研究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