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云(中国体育)-kaiyun官方网站

数字化变电站系统结构-开云体育全站-官方登录入口
开云体育全站-官方登录入口
 
 
开云新闻 行业动态
数字化变电站系统结构
来源:网络 时间:2024-06-03 09:20

  数字化变电站系统结构,数字化变电站,数字化变电站测试,数字化变电站应用技术,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数字化校园管理系统,数字化城管系统,变电站通信网络和系统,变电站监控系统,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

  Vol.30242006年12月PowerSystemTechnologyDec.2006文章编号:1000-3673(2006)24-0073-05中图分类号:TN734;TM764文献标识码:A学科代码:5203040数字化变电站系统结构(1.上海交通大学电气工程系,上海市徐汇区200030;2.浙江大学电气工程学院,浙江省杭州市310027)SystemArchitectureDigitizedSubstationZHANGPei-chao,GAOXiangElectricalEngineering,ShanghaiJiaotongUniversity,XuhuiDistrict,Shanghai200030,China;2.CollegeElectricalEngineering,ZhejiangUniversity,Hangzhou310027,ZhejiangProvince,China)ABSTRACT:systemarchitecturedesignprinciplesdigitizedsubstationtechnicalfundamentalsproposedsystemarchitecturesbasicschemenetworkcompositionprocessbusstationbuspresented.Digitizedsubstationarchitectureshighreliabilityfunctionalredundancynetworkfaulttolerance,conventionaldevicesputforwardprocesslevelbaylevel.KEYWORDS:powersystem;digitizedsubstation;systemarchitecture;communication;IEC61850摘要:阐述了数字化变电站的系统结构和设计原则,讨论了过程总线和变电站总线的基本组网方案,分别从功能冗余及网络容错等方面提出了多种具有高可靠性的数字化变电站系统结构,并从过程层和间隔层方面提出了常规设备的接入方案。关键词:电力系统;数字化变电站;系统结构;通信;IEC61850引言变电站自动化技术的发展直接表现为变电站自动化系统结构的变迁,即经历了集中式和分层分个阶段。新一代变电站的结构在增强了变电站自动化系统功能的同时,提高了系统的实时性、可靠性、可扩展性和灵活性,达到了节省系统投资以及简化维护等目的[1-4]。数字化变电站的系统结构继承了分层分布式变电站结构的优点,同时,由于高速以太网[5-7]、非常规传感器[8-9]和智能开关技术的应用以及IEC61850标准[10-11]的实施,使得数字化变电站的系统结构又有了不同于常规变电站的革新性变化。文献[4]讨论了数字化变电站自动化系统的网络选型问题,提出了基于嵌入式以太网的方案。文献[12]讨论了基于IEC61850标准的变电站自动化系统,研究了智能电子装置(intelligentelectronicdevice,IED)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的实现方法。文献[13-15]详细探讨了常规变电站内的通信网络结构与协议等问题。上述文献都没有对数字化变电站的具体架构方案、过程层结构以及结构可靠性等问题进行讨论。本文在介绍数字化变电站系统的基本结构和组网方案的基础上,提出具有高可靠性的数字化变电站系统结构,并探讨在数字化变电站中接入常规系统的技术方案,可为相关部门逐步实现数字化变电站提供参考。数字化变电站的技术基础1.1网络技术通信环节是变电站自动化系统的关键[16],对数字化变电站具有重要影响的网络技术包括:(1)交换式以太网技术[5-7]。传统以太网采用随机的网络仲裁机制(carriersensemultipleaccess/collisiondetection,CSMA/CD),其传输的不确定性是以太网进入实时控制领域的主要障碍。而交换式以太网具有微网段和全双工传输的特性,从本质上保证了通信的确定性,为数字化变电站采用过程总线]。实时数据和非实时数据在同一个网络中传输时,容易发生竞争服务资源的情况。IEEE802.1p排队特性采用带IEEE802.1Q优先级标签的以太网数据帧,使得具有高优先级的数据帧获得更快的响应速度。另外,采用该技术还可将数字化变电站中的过程总线和PDF文件使用试用版本创建.74张沛超等:数字化变电站系统结构Vol.3024变电站总线)虚拟局域网(VLAN,virtuallocalareanetwork)技术[5-6]。VLAN利用现代交换开云网址 kaiyun官方入口技术,将局域网内的设备按照逻辑关系(而不是物理关系)划分成多个网段,这样就可以从逻辑上划分变电站中的控制网段和非控制网段,而不需依赖物理的组网方式以及设备的安装位置,从而有效地保证了控制网段的实时性和安全性。(4)快速生成树协议(IEEE802.1wrapidspanningtreeprotocol)[5-6]。传统的以太网拓扑结构中不能出现环路,因为由广播产生的数据包会引起无限循环而导致阻塞,该问题可依靠生成树算法解决。快速生成树协议使算法的收敛过程从1min低到1~10s,这样,在变电站网络中就可以采用多种冗余链路设计来保证网络的可靠性。1.2IEC61850标准IEC61850标准中引入了抽象通信服务接口(abstractcommunicationserviceinterface,ACSI)。ACSI使变电站自动化功能完全独立于具体的网络协议,因此最新网络技术可以很快被应用于变电站中。另一方面,ACSI使物理的IED隐藏起来,变电站功能可以被灵活地分配到多个IED中,还可以开发ACSI网关装置以接入不支持IEC61850的IED[10-11]1.3非常规互感器与智能开关技术采用低功率、数字化的新型互感器代替常规的PT和CT,将高电压、大电流直接变换为数字信号,利用高速以太网构成数据采集及传输系统。基于微机、电力电子技术和新型传感器建立新的断路器二次系统,保护和控制命令可以通过光纤网络传输到断路器操作机构的数字化接口。这些技术使变电站的过程层得以数字化,以太网也成为了全变电站的神经中枢[8-9,18]数字化变电站的基本结构2.1功能层、逻辑接口与网络总线数字化变电站的基本结构继承了分层分布式的特点,如图所示。其功能在逻辑上被分配到3个不同的层(即过程层、间隔层和变电站层)中。在层中有10类逻辑接口,分别接入类总线:过程总线(processbus)以及变电站总线(stationbus)[10]概括了它们之间的关系。功能A 过程接口 传感器 执行机构 过程层 间隔层 变电站层 高压设备 1,6 功能B保护 控制保护 控制4,5 1,64,5 数字化变电站功能层与逻辑接口Fig. Functionlevels logicalinterfaces digitalsubstation 功能层、逻辑接口与网络总线Tab. Functionlevels, logical interfaces buses逻辑 接口 过程层间隔层 变电站层 F4过程层和间隔层之间 PT 和CT 暂态数据交换 F5过程层和间隔层之间 控制数据交换 F3间隔层内数据交换 F8间隔层之间直接数据交换 F1间隔层和变电站层之间 保护数据交换 F6间隔层和变电站层之间 控制数据交换 F9变电站层内数据交换 F7变电站层与远方工程师 办公室数据交换 2.2过程总线的基本组网方案 过程总线可以采用不同的组网方式,IEC 61850 标准中列举了4 种基本方案 Kaiyun平台 开云体育官方入口[10] ,如图2 所示,它们 体现了不同的组网原则,可以满足不同的数据流要 求及可靠性要求,并可应用于不同场合。 (1)面向间隔原则。在方案 中,每个间隔有其自身的总线 个独立的全站范 围的总线以连接各间隔的总线段。面向间隔的组网 方案的优点是结构清晰、易于维护,缺点是需要安 装较多的交换机和路由设备,成本较高。该方案适 用于220 kV 及以上系统以及重要间隔。 另外,设备的互操作性乃至互换性既可在IED 层面获得,也可在间隔层面获得。在IEC 61850 施初期,由于缺乏足够的互操作性实践,间隔层面的互操作性更容易得到保证,这也就自然导致了面 向间隔的组网方案。 (2)面向位置原则。方案 中每个间隔总线段覆盖了多个间隔。当IED 的安装位置处于多个传 PDF 文件使用 试用版本创建. 可选的过程总线结构Fig. Alternativeprocess bus architectures 感器的安装位置的中心时,从高压端到IED 的光纤 传输距离最短。另外,220 kV 双母线接线多采用母 线PT,该PT 可以为多个间隔所共用,从而节省了 PT 的安装数量。 (3)单一总线原则。方案 是一种全站单一总线方案,所有设备都与该总线连接。该方案的优 点是节省了交换机,成本较低;缺点是系统可靠性 差,需要较高的总线速率。该方案适用于网络负载 较轻、实时性要求不高的中、低压系统。 (4)面向功能原则。方案 中的总线段是按照保护区域来设置的,其突出优点是总线段之间的 数据交换量最小。 2.3 变电站总线的基本组网方案 变电站总线的基本组网方案包括: (1)独立的变电站总线。采用该方案时,位 于间隔层的IED 需要2 套以太网接口,分别接入过 程总线)合并的变电站总线和过程总线。由于在 数字化变电站中采用公共的以太网技术,变电站总 线(b)所示。 这样,IED 只需1 套以太网接口,既简化了结构又 降低了设备和维护费用。该方案的缺点是实时数据

 

联系我们

0551-82389069 仅限中国 9:00-20:00
微信二维码
Copyright © 2010-2024 开云电力安装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皖ICP备20210031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