冒险的召唤可能会以诱惑的方式对英雄进行召唤,一般都是来自某个信使原型的人物。承担信使功能的人物可以是正面的、反面Kaiyun平台 开云体育官方入口的或者中立的,但他一定会把面对未知世界的邀请或挑战交给英雄,从而推动故事的发展。一部影片也由此从第一幕进入第二幕。漫威世界中的这种召唤是彼得被蜘蛛咬伤,美国队长接受“超级士兵”的血清注射,钢铁侠托尼·斯塔克第一次穿上了自己设计的盔甲。从此他们跨入了异于日常世界的特别世界。
特别世界跟日常世界越不一样越好,那样在越过第一道边界的时候才能让观众和英雄经历戏剧性的变化。而在真正的旅程开始以前,路途上的停滞有着非常重要的戏剧性功能,它向观众发出信号:冒险是危险的。踏上这条路,意味着英雄开始了一场押上全副身家性命的豪赌。对观众而言,也是一种刺激性的提示——这一次,选择不是儿戏。所有的准备已经完成,但英雄仍然在关口前徘徊,他需要被外力推过界限,推上冒险的历程。这个外力,就是著名的“情节点1”,或者被称作“转折点”“不归点”。
跨过这个不归点的时刻,意味着英雄即将跨越第一道门槛。此时在好莱坞剧作法中被称为“信仰的跨越”。说的是英雄在清楚没有退路可言的情况下,奋力跳出机舱,这种跨越是美队第一次见证了自己的力量,钢铁侠穿上铠甲的第一个俯冲。而在《蜘蛛侠1》中,我们看到彼得第一次在楼顶射出蜘蛛丝,并抓住蛛丝奋力跳跃下楼砸向对面大楼时,我们就切实看到了“信仰的跨越”具象的样子。总之,我们的英雄已经脱离了日常世界,朝着特别世界奋勇前进了。英雄的前进总不会一帆风顺,当疑惑和恐惧绊住英雄脚步的时候,故事需要一针强心剂,带动英雄继续前进。这个推动故事前进的力量,往往是导师的出现,让英雄获得补给、知识和自信,用以克服恐惧、开始冒险。
每个英雄都需要自己的导师。在《蜘蛛侠1》中彼得的导师是他68岁还在找工作养家的班伯父。班伯父告诉彼得要平衡能力与责任之间的关系。美国队长的导师是向他注射超级士兵血清的厄斯金博士。厄斯金博士告诉已经成为美国队长的斯蒂夫·罗杰斯:“力量没有好坏之分,关键在于使用力量的人。“”钢铁侠的导师伊森博士第一次对钢铁侠说出了“你其实什么都没有”,他不仅救了钢铁侠,还告诉钢铁侠不要浪费年华,并从此扭转了钢铁Kaiyun平台 开云体育官方入口侠的命运,让一代花花公子成为《复仇者联盟4》中拯救世界的大英雄。雷神的导师是他的父亲奥丁。奥丁对雷神不仅循循善诱让托尔成功掌握雷神之锤的力量,更对雷神托尔严加管束,让雷神从一个好斗的战士逐步成为一个贤明的君主。奥丁的那句“阿斯加德不是一个地方,而是人民支持和人心所向”,让雷神最终成为众神之主。每一个英雄突破内心困境时都会受到导师的指引。而根据《千面英雄》所提供的故事框架,导师们最后的贡献在于他们的去世。正是他们的死亡让英雄无所依傍,仅剩下依靠自己的力量,并在那悲痛时刻真正完成自己的内心成长。想想看,连奇异博士都是在古一法师消失之后才明白究竟什么是平衡,又有哪些东西是要用生命去守护的。随着导师的陨落,英雄和其盟友一起完成各种考验获得一定的成功,并在进入踏上归途故事阶段,遭遇挫折和打击。这就像是航海的船员在已经望见陆地的时候,突然发现船舱漏水。一时间,所有的努力和牺牲,似乎都是朝向不可逃避的失败。这个沉重的打击,标志着第二幕中张力最大时刻即将来临——继严峻的考验之后的又一个高潮。
这一阶段在剧作中被称为“危机”。在大部分类型电影中,“危机”出现在第二幕的中间点上。严峻的考验出现在第二幕的中段,对剧作结构而言,是有其必然性的。第二幕的银幕时间在一个小时左右,如何使得故事在六七十页的长度中保持紧张,是困扰很多编剧的难题。就好像为了防止衰变,高压电流在电缆中传输的时候,需要经过变电站以保持电压;而“危机”对于漫长的第二幕而言,就是支撑性的变电站,它使得观众保持兴奋,以迎接第二幕尾声的小高潮。中心危机具有对称结构的优点,也给第二幕结尾再出现一个关键时刻或转折点提供了可能。另一种叙事效果同样很好的结构是在接近第二幕结尾的时候,也就是大约在故事三分之二的地方,安排一个延滞的危机。延滞的危机结构严格对应着黄金分割理论——那个精美的比例似乎能产生最让观众愉悦的艺术效果。
《蜘蛛侠1》中,第一幕时,彼得已经完成了从默默无闻的高中生素人到蜘蛛超人的转变。他为了报私仇放走了抢劫犯间接导致了班伯父的死亡,虽然大仇得报但他却陷入跟所有普通人一样失去亲人的无助中。第二幕开启,彼得想起伯父对自己能力与责任之间平衡的教诲,想承担起作为蜘蛛侠的责任,保卫城市的和平。于是,蜘蛛侠开始出现在纽约的大街小巷。蜘蛛侠的身份之谜,市民对蜘蛛侠的态度,彼得能否赢得女友MJ的心,三根蛛丝牵扯着整体故事的发展。但这一幕故事真正最大的动力,来自反派,也就是《千面英雄》中所说的“阴影”。